义务寻亲十八载 一菲律宾归侨被称为“寻亲专业户”
原标题:义务寻亲十八载 一菲律宾归侨被称为“寻亲专业户”
在他们看来,义务业户陈少峰已是寻亲“寻亲专业户”。18年来,载菲他已成功为侨亲寻亲多次,律宾其中费尽周折的归侨便有18次,他非但分文不收,为寻还自贴电话费等费用。亲专昨日,义务业户记者来到诗山,寻亲听他讲述18年来的载菲“寻亲”故事。
一菲律宾归侨被称为“寻亲专业户”
义务寻亲十八载 服务乡邻成美谈
陈少峰(左二)帮助菲华商联总会名誉理事长黄年荣寻根谒祖。律宾(陈少峰 供图)
核心提示
前晚,归侨来自南安梅山的为寻六旬老人戴仅生,带着老邻居戴月生的亲专两个儿子来到南安诗山陈少峰的家,一直坐到深夜。义务业户他们这次来,是向陈少峰求助的——29年前,戴月生一个刚出生的孩子被自称“菲律宾归侨”的男子所领养,此后音讯全无。2017年,戴仅生曾在菲律宾归侨陈少峰的帮助下,找到了位于菲律宾的亲人,圆了多年心愿。看到老邻居思子心切,便再次向陈少峰求助。在他们看来,陈少峰已是“寻亲专业户”。18年来,他已成功为侨亲寻亲多次,其中费尽周折的便有18次,他非但分文不收,还自贴电话费等费用。昨日,记者来到诗山,听他讲述18年来的“寻亲”故事。
海峡网4月16日讯 (泉州网记者 陈灵 黄耿煌 通讯员 洪顺兴 实习生 罗雅岚)
帮八旬翁寻兄 21岁开始走上“寻亲”路
“趁还走得动,我想见他一面。不过,他可能已经不在了……”2001年,年仅21岁的陈少峰听到80多岁的陈老伯黯然神伤地说出此话,便下定决心,帮他找到定居香港、素未谋面的亲兄长。
陈少峰生在华侨之家,上世纪90年代在菲律宾三宝颜市生活。近年来,为了让孩子在家乡受教育,他搬回诗山居住,经常往返两地。旅居菲律宾的诗山乡亲陈老伯便是他当年在菲的老朋友。2001年,陈少峰怀揣陈老伯的心愿回到诗山,开始在老伯老家鹏峰村逐户打听、多方了解、核对信息,终于获悉其兄长在香港的准确地址和电话。
“电话打过去时,是他嫂子接听的,他哥哥年事已高,已住进养老院。”今年39岁的陈少峰说起18年前的往事,仍历历在目。当时成功联系上后,他立刻到菲律宾帮陈老伯办理手续,让陈老伯得以到香港与亲兄长团聚。之后,兄弟俩又相约,分别从香港和菲律宾返回诗山相聚,“一见面,老哥俩和嫂子三人抱头痛哭,那一幕令人动容。”他说,那是他第一次帮乡亲寻亲,内心涌起一股说不出来的暖意,感觉做了件好事。从此,他走上帮助他人“寻亲”之路。
探亲一个月 帮4名侨亲找到亲人
多年来,他或受人之托,或主动介入,陆续帮助多名乡亲寻亲,仅2017年夏季往三宝颜探亲的一个月间,就为4名侨亲找到失联数十年的亲人。
2017年8月,他在媒体上看到梅山老人戴仅生苦寻生父的新闻,心生恻隐,决心帮助他。戴仅生年幼时母亲辞世,父亲戴桃源南渡菲律宾,一去60多年未再返回故土,他只好与祖母相依为命。
此次寻亲线索较少,陈少峰多路出击,先是从戴桃源的旅菲同乡那里证实,他早于几十年前沉船遇难。他遍询同船遇难的家属们和其他侨亲,遗憾的是没人知晓其后代情况。“我又打遍三宝颜老华侨的电话,也通过菲律宾南安同乡总会秘书长陈燕胜寻找,仍如同大海捞针。”他说,菲律宾没有族谱佐证以助查寻,有的华侨后代疏于往来,有的老侨亲改用英文名,这让寻亲一度陷入中断。
他并未就此放弃。那段时间,他几乎天天和华侨们保持联系,有时一通电话就打几十分钟,前后花去1000多元电话费。50多天后,诗山籍侨亲陈建煌终于传来喜讯:找到戴桃源一个儿子,英文名叫乔治,日常使用西班牙语(三宝颜通行语种),不会普通话。陈少峰便让在菲出生、西班牙语更流利的妻子李佳珍代为通话兼翻译。
寻到亲人,戴仅生对陈少峰感激不尽。而得知自己还有兄弟,乔治也十分惊喜,他请陈少峰转达菲律宾兄弟姐妹的问候,邀请戴仅生往菲探亲,并表示要回乡谒祖。
联结两地乡亲 助血脉相通文化相融
去年,陈少峰又帮助菲华商联总会名誉理事长黄年荣寻根谒祖。是年7月,他出席菲律宾南安同乡总会欢送南安市青少年文化交流访菲团晚会时,与乡贤交谈中了解到,曾居三宝颜市的黄年荣祖籍地也是南安,但具体哪个村尚未锁定。
7月底回诗山后,他根据侨亲陈燕胜提供的资料,马上联络南安的雷志强、洪顺兴、刘耿元等热心人士。“菲律宾江夏黄氏宗亲总会三宝颜分会成员,大多来自一个叫南安‘下寮’的乡里,”他托人找到黄年荣祖父和叔父的牌位、墓碑,上面都有“南安下寮”字样,印证了这一信息。
刚好,南安码头镇丰联村有一个叫下寮的自然村,他们立即马不停蹄地前往查访,终于确定黄年荣的祖籍地。去年9月12日,在他的沟通协调下,黄年荣一行数十人,第一次踏上家乡的土地,到祖厝上香、酹酒、叩首……
“少峰就像是联结中菲两地乡亲的纽带,帮助两地血脉相通、文化相融。”一位受助的乡亲如是说。
(责任编辑:娱乐)
-
黄晖绘图)连日来骄阳似火,市民纷纷减少或推迟户外活动。图为市区北滨江公园·汀洲园,傍晚近6时,锻炼的人才开始多起来,这时地面依旧反射刺眼的阳光。工人饮用藿香正气水海峡网8月11日讯 泉州 ...[详细]
-
今年7月25日,是泉州申遗成功一周年和首个“泉州世界遗产日”。为庆祝泉州申遗成功一周年,由清源山风景区发起的“逛世遗泉州·览千年老君 2022低碳环保 ...[详细]
-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2000年,保定学院15名毕业生告别老师和父母,乘火车转汽车一路向西,经过5天4夜的辗转奔波,来到新疆且末县。从保定到且末,3000多公里的距离,因为一群青年人的青春而紧紧联系在 ...[详细]
-
市区过街路口首设对角斑马线昨起试运行,过街效率提高昨日,记者从泉州交警支队获悉,为了避免行人往来于道路斜对角所需的二次过街,同时减少慢行等待空间上两股垂直过街交通流的相互干扰,泉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设施 ...[详细]
-
12年前,他在上海因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而潜逃,一直偷偷使用表兄弟丁某文的身份证生活。几年来,他辗转了六七个省,最近在南安市水头镇落脚。3月15日,他和朋友吃烤鱼时,被一根鱼刺卡住喉咙,不得已就医。当他看 ...[详细]
-
中方敦促西方国家取消单边强制措施当地时间10月3日,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就单边强制措施代表28个观点相近国家作共同发言。傅聪大使指出,当前,单边主义肆意蔓延 ...[详细]
-
昔日顶流“拉面哥”已转型带货主播,祝福“鸡排哥”越来越火,喊话网友不要过度打扰
极目新闻记者 柳琛琛国庆长假,江西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持续走红,让网友想起4年前因“一碗拉面3块钱,卖了15年不涨价”火遍全网的“拉面哥”。4年过去,昔日顶流“拉面哥”程运付在忙什么?他怎么看待“当 ...[详细]
-
戴聪杰教授为孩子们讲解。王晓珠 供图东南网8月11日讯本网记者 陈诗婷 通讯员 王晓珠 实习生 汪梓裕)今日,泉州市科协、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联合举办“走近神秘南极”主题科普讲座 ...[详细]
-
亚洲杯预选赛第3阶段小组第3轮:港足演神剧情,菲律宾归化大四喜
北京时间10月9日-10日,2027年男足亚洲杯预选赛第三阶段小组赛第三轮比赛正式开赛。根据竞赛规程,参加本阶段赛事的24支球队在去年12月9日于亚足联总部进行抽签分成6组,每组4支球队,采用主客场双 ...[详细]
-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演出市场活力迸发。据统计,假期前两天,全国演出票房超2.8亿。这个假期,沉浸式演艺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传统文化演绎出别样风采。精彩故事结合地方特色唱腔,让红色题材成为今年假期演出市场的 ...[详细]